台灣社企看B型企業 : 「先看清楚自己是誰,才能往對的方向前進」

編輯室社企發展

台灣社企看B型企業  「先看清楚自己是誰,才能往對的方向前進」
 「B型企業」與「社會企業」還是有本質上的不同,但兩者的出現都是對資本主義及傳統企業以「利潤最大化」為發展目標的反思,進而產生改變社會、環境的力量。

對於近期台灣熱烈討論的「B型企業」, 黑暗對話社會企業創辦人謝邦俊認為,台灣幾乎已經要把B型企業看成是社會企業的一種型態,「若是要將兩者硬裝在一起,就會變成災難」,不過他也認為,這是一種學習的過程,找到自己的定位,才能向前邁進。

謝邦俊說明,「B型企業」源自於沒有社會企業的美國,而「社會企業」最初則是從歐洲起源。B型企業雖然是做和社會企業概念類似的事,但它是從資本主義企業體出發,反觀歐洲,社會企業則是從救濟組織或慈善團體出發,不論是背景與著重面向,兩著皆大不相同。

輔大社會企業研究所教授胡哲生也表示,有人將B型企業視為社會企業的一種,但實際上兩者仍有邏輯上的差異。他強調,「社會企業」較重視「將解決社會問題當作事業目標」,社會創業家認為服務社會弱勢,就是協助他們培養自給自足的能力,而不是分配「別人的」經濟利得;而「B型企業」雖然也重視社會責任,但會更強調經營成果的共利分享,對社會議題或弱勢族群的關注較不如社會企業。

在「FitGlasses社會企業行銷業務競賽」成果發表會上,擔任評審的謝邦俊觀察到,參賽隊伍都非常有理想與熱情,「運動家」精神十分值得肯定,多數團隊在「團隊特質與潛力」上都能獲得滿分;但缺點也不少,尤其是對社會企業認知不足,無法分辨企業社會責任與社會企業的差別,導致團隊對自身定位不明確,談了許多社會理念後,接下來卻不知如何執行、完成它,更遑論要實際解決社會問題。

不過他仍勉勵有心投入社企的青年朋友,「不論是B型企業或是社會企業,要先看清楚自己是誰,才能往對的方向前進」。

圖片來源: 黑暗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