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視界】經營社會企業 規模不是重點

編輯室名家觀點

經營社會企業 規模不是重點

日前到某電台新聞網參加一個社企訪談,在等候時,注意到茶几上有個盆栽,一株蝴蝶蘭花開11朵,旁立變色葉及羽狀複葉各一,莖葉枯槁根系乾涸,充當基座的保麗龍塊斑駁破碎。

三棵植物在空氣沉悶且極不友善的惡質環境下辛苦掙扎,我不知道把這樣一個完全蔑視生命的擺飾,放在人來人往的電梯穿堂中,可以為主人的冷漠和自以為是增添多少顏色?擺設的人或許以為,這個盆景可以掩飾或美化四周的灰暗無趣,但不幸的是,盆栽受到的忽略與無情只是更加突顯了這個環境的沒心沒肺與表裡不一。

看著四周的冷漠和了無生氣的可憐植栽,不由得聯想到,目前社會企業在各方關注下究竟在扮演一個甚麼樣的角色?又是在什麼樣的期待下,設想它所能發生的作用?當店頭市場開始關注這個議題,傳統功利就不斷要求它應有更具經濟規模的表現!?於是許多人開始在社企的投資報酬和產業規模上做文章。

其實,社會企業要解決的都是長期受到忽視或刻意被擺爛的社會問題,十足十的絕對草根性,但在貼上流行時尚的標籤後,卻一夕之間成為救苦救難的顯學。社企經營重在社會價值的體現,在這個前提下,社企經營有幾個重要指標:

第一、深度社會影響,這是指社企創業家在籌建組織時,其手中應該或必須已掌握到一個清晰的社會問題,在清楚瞭解到組織所要解決之最終社會問題後,立即採取行動來解決造成該社會問題的根源;

第二是混合價值,其主要來自於組織要有一個協同機制及協調標準,用來平衡、驅動及達成經濟與社會的雙重目標;

第三是效率,組織應該要有一定的經營技術與管理能力,使得組織在營運時,經營效益能夠具體提高,意即使用有限的資源去完成最多的事項;

第四是適應性,組織必須能夠適應各種不穩定的內、外環境壓迫,以持續達成原本設定的社會目標;並且在追求營運獲利的同時,遵守社會企業所揭櫫的三重底線,也就是堅持達成企業獲利、社會責任與環境責任三者的一致。

聯合報(2014.10.20).謝邦俊.黑暗對話社會企業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