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視界】自我感覺良好 扶植社企沒新意

編輯室名家觀點

自我感覺良好 扶植社企沒新意

就在這個月,行政院宣示了「社會企業元年」,一時間各媒體有關社會企業的報導和論述蜂湧而出,特別是看到愈來愈多手握資本的企業或個人,也開始關心這個方向。表面看來社會企業運動似乎到了它的轉捩點。但如果詳細看內容,長期深耕這項運動者,可能又不免會有些擔憂。

最令人擔憂是,其中幾項重要特徵:學國外、發獎勵、募資本、和辦認證。這些行動,動機可佩,但手法看來卻是過去數十年來老套,老思維如有效,為什麼還要新運動?如果不會,是不是又和XX元年一樣船過水無痕?

為什麼又都是出這些老套?原因很簡單,十九世紀的社會學家早說過:當社會異化時,資本家與無產者是同樣遭受異化的,只是經驗、方式不同。資本家在異化中得到了輕鬆與力量,他們在這種異化中彷彿獲得了人類的存有感;無產階級在異化中則感到無力及非人的存在。

就在這社會發展瓶頸的當下,政府、民意代表、資本家、專業經理人、優秀青才俊…這些原就掌權者,看到新的可能,也是出於善念(我們應該盡量正面看待),跳出來、捲起袖子,如果沒有經過一翻深切自覺與反省,當然就會用他那「彷彿的存有感」端出老套路。

回頭看看「學國外、發獎勵、募資本、和辦認證」,像不像找策略性產業、訂獎勵投資辦法、募集大資本和標訂適用對象?這不是又和幾兆幾星、幾年幾百億一樣嗎?那社會企業深耕者倡導社會企業該有的「社會」在那裡呢?難道,簡單標舉「公益」就能發揮作用?

拿「學國外」來說,我不只一次看到政府、民代和遊說團體提到韓國如何立法?如何規範?如何定義?但,其實就在去年勞委會舉辦的國際研討會上,韓國Social Enterprise Network負責人Lee Chull-Young公開說:「韓國立法規範實在不是好經驗。」

所以拜託政府官、民意代表、社會菁英、青年才俊,請你們在寄希望於社會企業為社會帶來新希望的同時,別讓過去那種「彷彿的存有感」主導你的好意,靜下來、耐點心,多找實踐現場的人談,大家再想想,什麼是社會企業新視界?

聯合報(2014.09.29).周宗穎.輔大商管學程主任